流感疫苗
一、大型研究(顯示流感疫苗無效)
二、有效率問題
三、雪丁問題(shedding,施打後,對身邊的人汙染。嚴重的風險)
四、流感疫苗的成分(嚴重的風險)
五、大藥廠對於政府單位、資訊媒體的完全控制(為什麼一般人、醫生都沒有聽到相關的訊息)
強調閱讀的重要。自己多閱讀,然後得到結論。
英文醫學研究報告,可以使用翻譯軟體閱讀。比較重要的是摘要、結論。
國外關於新冠疫苗的研究:
國外關於HPV疫苗的研究:
如何預防流感?最重要的應該是增強自體免疫力、飲食營養、運動。
依照研究,流感對兩歲以下、65歲以上的人的威脅較大。
在流行期施打RNA病毒"疫苗",有可能會導致病毒變異。RNA病毒經常性變異。因此疫苗有效性不佳。不但疫苗可能無效,疫苗還有副作用、不良反應的嚴重問題。所以需要謹慎、小心。流感病毒是RNA病毒。
新冠病毒也是RNA病毒。從一開始,藥廠說新冠疫苗超過95%以上有效(甚至有宣稱100%有效),阻絕感染、傳染,到現在承認新冠疫苗無法阻止感染、傳染。很多人經過了新冠疫情,都應該發現藥廠為了推銷藥物會提供不實、誇大的療效。
全世界最大的醫療行政系統:美國HHS部長,RFK Jr. 討論流感疫苗:
美國NIH主任Dr. Anthony Fauci:
https://rumble.com/v4dsdal-anthony-fauci-the-covid-vaccine-efficacy-lies.html?e9s=src_v1_s%2Csrc_v1_s_o&sci=2b24d64d-05b3-4634-aa77-339ebb417522
https://rumble.com/v4dsdal-anthony-fauci-the-covid-vaccine-efficacy-lies.html?e9s=src_v1_s%2Csrc_v1_s_o&sci=2b24d64d-05b3-4634-aa77-339ebb417522
歡迎加入疫苗問題的討論:
一、大型研究:(流感疫苗可能無效)
藥廠從來不在上市前,針對疫苗進行完整的安全性研究。
- 美國醫生團體提供的系統性研究資料:
https://physiciansforinformedconsent.org/flu-vaccine
證實:
1. 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罹患非流感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增加 65%。
2. 研究顯示流感疫苗不會減少對醫院的需求。
3. 研究顯示流感疫苗不能阻止流感的傳播。
4. 流感疫苗約有 65% 的機會失效。
5. 重複接種流感疫苗可能增加流感疫苗失敗的風險。
6. 兒童因流感死亡的情況很少見。
7. 研究表明,流感疫苗並不能減少肺炎和流感造成的死亡。
8. 研究表明,患者不會從醫護人員接種疫苗中受益。
9. 流感疫苗接種要求,沒有科學根據。
- 研究資料The Effect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for the Elderly on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: An Observational Study With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2120383/ 結果:數據包括 1.7 億次護理事件和 760 萬次死亡事件。年滿 65 歲與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率的統計和臨床顯著增加有關。然而,沒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可以減少老年人的住院率或死亡率。這些估計值足夠精確,可以排除許多先前研究的結果。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6021988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1827815
- 研究資料Increased Risk of Noninfluenza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Receipt of 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3404712
研究顯示:非活性流感疫苗與增加340%感染非流感病毒風險的關聯性(冠狀病毒、鼻病毒、柯薩奇病毒/埃可病毒等)+340% risk of non-influenza infections (coronaviruses, rhinoviruses, coxsackie/echoviruses, etc.) - 研究資料Effectiveness of the Influenza Vaccine During the 2024-2025 Respiratory Viral Season
https://www.medrxiv.org/content/10.1101/2025.01.30.25321421v3 機構:世界第二大Cleveland Clinic。研究對象:超過5萬3千人。研究發現,施打流感疫苗的人得到流感的機率增加27%
陽明醫學院、分子生物所教授解釋為什麼流感疫苗無效:
「99.999%以上的嬰幼兒若感染流感病毒,如果沒有現成的T cell辨識病毒為Non-self antigen,TCR genes會立刻重組出這樣的T cell。下面有一篇文章說明幼兒及兒童的B cell遭Epstein-Barr virus(EBV)感染之後,抽血確定血中有病毒,然後用Muliplex PCR去檢測TCR基因重組,六個病例都驗到TCR-beta gene發生基因重組。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09898111002543
嬰幼兒或幼童感染EBV,如果TCR genes無法重組出辨識EBV為Non-self antigen的T cell,大概就沒救了。」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09898111002543
嬰幼兒或幼童感染EBV,如果TCR genes無法重組出辨識EBV為Non-self antigen的T cell,大概就沒救了。」
JAMA 研究
這項研究證明流感疫苗絕對有問題,因為:
它研究了三十年的數據(1968-2001)
研究發現,儘管疫苗接種率從 15% 上升到 65%,但老年人的死亡率並沒有下降
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進行。結論是,觀察性研究「大大高估」了疫苗的益處
四價賽諾菲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:
二、有效率問題:
GSK Fluarix
國光疫苗:
早於2015年,美國FDA就已經知道,某些針劑有shedding的問題(所謂的shedding就是打過針的人,會將疫苗相關物質[或是因為疫苗產生的病毒蛋白]汙染給身邊沒有打過針的人)下面是FDA資料:
甚麼是shedding雪丁:
1. 台灣也在使用的鼻噴式流感疫苗FluMist的問題(FDA提供的數據證實活性減毒流感疫苗有shedding問題)目前「伏流感疫苗」與「FluMist鼻噴式流感疫苗」皆為活性減毒疫苗:
活性減毒疫苗意思是將病原體"減毒",接種後病原體會在體內增殖(如同病毒)。
(其它不活化疫苗缺乏shedding研究,因此也存在shedding可能性。相關單位應該要做shedding研究,了解shedding問題的程度)
美國醫生撰寫介紹FluMist shedding(鼻噴式流感疫苗shedding問題):
閱讀美國醫學院教授關於新冠疫苗shedding問題的介紹(一共有九篇文章):
雖然是針對新冠疫苗,但是其他疫苗和藥物,也有相同的問題,所以重點是,是否有針對這些疫苗、藥物進行shedding實驗。
請看Evidence for Aerosol Transfer of SARS-CoV2-specific Humoral Immunity。美國科羅拉多州醫學院研究報告(全美一般醫學第8名)https://www.medrxiv.org/content/10.1101/2022.04.28.22274443v1.full-text
證明:接種人與非接種人之間的抗體物質透過氣膠微粒轉移。因此針劑內之化合物有可能透過同樣的機制傳播。
接種者會將疫苗相關物質包括減毒病毒sheds(脫落),這意味著它能夠傳播給其他人。包裝說明書中的下表顯示,接種疫苗後,病毒脫落可持續長達 28 天。
美國FDA FluMist package insert(產品說明書) 第15頁:
病毒脫落研究
(1) 多中心研究編號 MI-CP129,納入 6 至 59 個月齡健康個體(N = 200);
(2) 多中心研究編號 FM026,納入 5 至 49 歲健康個體(N = 344),評估了接種 FluMist 疫苗後 28 天內疫苗病毒的脫落情況。
每項研究在前 7 天每天採集鼻腔分泌物樣本,並每隔一天採集一次,直到第 25 天
和第 28 天或第 28 天。在 MI-CP129 研究中,對於在
第 25 天或第 28 天病毒脫落樣本呈陽性的個體,每 7 天採集一次額外的病毒脫落樣本,直到連續 2 個樣本培養呈陰性。
這些研究的結果列於表 5。
其實還是有雪丁風險,唯有完整的安全性研究,才能了解shedding風險。
(一)台灣採購最多的是:國光疫苗,國光疫苗的詳細資料(仿單產品說明書):
「本疫苗含有微量甲醛(Formaldehyde)和聚山梨醇酯80 (Polysorbate 80)等在製程中會使用到的成分。磷酸氫二鈉(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)、磷酸二氫鉀(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)」
1. Polysorbate 80:
穿透血腦屏障的問題:(可以將藥物帶入大腦)
流感疫苗,沒有在上市前做長期(10年)雙盲隨機人體試驗。製藥界的人都知道,藥品的副作用(不良反應)最少要觀察十年(一些特定的疾病,十年還不一定能發現因為[潛伏期超過10年]。)、而且要有大的實驗基數(約10萬人以上才有真正的統計意義,包括要做不同人種)。 下面有三個期刊研究報告證明,重複施打流感疫苗(每年施打),有"免疫系統"的風險。
2. 甲醛(Formaldehyde):
甲醛也是福馬林主要成分。屬於第一類致癌物質。
3. 磷酸二氫鉀:為化學肥料使用的化合物。
(二)家長討論度最高的鼻噴式疫苗:Fluarix Tetra
1. Polysorbate 80 主要透過兩種方式與血腦屏障(BBB)相互作用:它可以破壞血腦屏障,也可以用於促進藥物穿過血腦屏障。在一定劑量下,P80會破壞血腦屏障,導致其他物質進入腦部。
2. hydrocortisone 皮質類固醇
3. gentamicin sulphate 廣譜抗生素
4. sodium deoxycholate 膽鹽的一種,也稱脫氧膽酸鈉,是一種離子去垢劑,可破壞細胞膜,常用於生物學實驗,如細胞裂解、膜蛋白提取和基因轉染。(活性界面劑)。
5. 甲醛(Formaldehyde):
甲醛也是福馬林主要成分。屬於第一類致癌物質。
其他品牌的疫苗也有使用相同或是不同的成分(看品牌),所以要自己研究這些化合物的問題。醫生不會說,說不定也不懂。
流感疫苗,沒有在上市前做長期(10年)雙盲隨機人體試驗。製藥界的人都知道,藥品的副作用(不良反應)最少要觀察十年(一些特定的疾病,十年還不一定能發現因為[潛伏期超過10年]。)、而且要有大的實驗基數(約10萬人以上才有真正的統計意義,包括要做不同人種)。 下面有三個期刊研究報告證明,重複施打流感疫苗(每年施打),有"免疫系統"的風險。
1. 兒童多次接種與提高感染風險的關係: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2870374/
2. Evidence for negative consequences from repeat vaccination 重複接種疫苗產生負面結果的證據:
https://rupress.org/jem/article/222/7/e20241283/277415/Vaccination-against-influenza-viruses-annually
https://rupress.org/jem/article/222/7/e20241283/277415/Vaccination-against-influenza-viruses-annually
同樣是RNA病毒,多次施打新冠疫苗造成免疫系統問題:
另外在國外研究(美國CDC)過去流感疫苗的有效率:
https://www.cdc.gov/flu-vaccines-work/php/effectiveness-studies/past-seasons-estimates.html
可以看到Overall VE(疫苗有效值)很多時候都是低於50%,這裡面有很多因素,除了猜錯病毒株外,還有上面提到的IgG4的問題、ADE的問題。
根據WHO的指引,疫苗有效率低於50%,不應該視為有效疫苗(這是因為疫苗會有副作用(不良反應))所以如果低於50%,WHO、科學界認為沒有施打的實質意義。
不過這個應該是由個人判斷,畢竟,如果得到嚴重的不良反應(癌症、神經病變、精神病變),就算這個疫苗100%有效,我想受害者也不會想要打。
五、大藥廠對於政府單位、資訊媒體的完全控制
大藥廠對於官方單位的控制,歡迎研究台灣衛服部ACIP、VICP委員與藥廠的緊密關係。
目前兼任臺灣衛生署疾病管制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(ACIP)、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、亞洲肺炎鏈球菌疾病預防策略聯盟主席,曾擔任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、亞洲兒童感染症學會理事長。歡迎研究相關醫學會的資金來源。
衛福部給特約診所的獎勵機制:
公費流感疫苗的健保點數是指醫療院所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後,向健保署申報的服務費用,其中包含疫苗接種的處置費(如醫療院所代辦流感疫苗接種,處置費為100點,約占其總費用的一半)以及疫苗藥品的費用。 自費流感疫苗則依據各院所收費標準而定,通常會包含藥品費、診察費及掛號費等。
其他還包括衛福部提供的獎勵費用,疫苗施打率與獎勵金成正比:
RFK Jr. 是美國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」部長。
RFK Jr. 2025年9月30日發表談話,公開討論疫苗(包括流感疫苗在1分52秒)
RFK Jr. 討論流感疫苗:
RFK Jr表示:“Google是一家疫苗公司”,他們正在收集你的數據
• 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和 Verily 旗下擁有一系列生產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的姊妹子公司。
• 谷歌與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達成了價值 7.61 億美元的合作協議。
因為網路科技公司投資疫苗,或是藥廠透過國會、白宮控制社群媒體公司控制資訊。(https://www.pbs.org/newshour/politics/zuckerberg-says-the-white-house-pressured-facebook-to-censor-some-covid-19-content-during-the-pandemic)
目前只能從:與藥廠無利益關係的研究人員或是透過pubmed, 等醫學期刊,可以找到有價值的醫學研究資料。
Dr. Robert Malone(美國著名醫生、生物化學家、mod-mRNA發明者):
討論流感疫苗
美國公布:FDA核發的疫苗許可、CDC所推薦的兒童疫苗,沒有一個是基於「長期的雙盲對照人體試驗」(取得核准時沒有完整的長期安全試驗)
📌 提醒:
雖然流感疫苗已經使用多年,但仍有人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,例如格林–巴利症候群(GBS)這類神經性併發症,會導致四肢無力甚至癱瘓,因此家長在決定接種前,了解風險、評估體質與接種時機非常重要,不應只因「用了很久就一定安全」而掉以輕心。
新冠疫苗:
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 賴宇凡
最後,分享彭奕竣醫師的著作"醫鑰"與日本名醫的著作:
醫鑰(第54頁開始):
日本名醫內海聰:
其他研究:
Effects of repeated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infection on durable seroprotection in healthcare workers
Reduced Effectiveness of Repeat Influenza Vaccination: Distinguishing Among Within-Season Waning, Recent Clinical Infection, and Subclinical Infection
Repeated influenza vaccination of healthy children and adults: borrow now, pay later?
Vaccination against influenza viruses annually: Renewing or narrowing the protective shield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