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研究:
The Effect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for the Elderly on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: An Observational Study With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
研究顯示:在年長者族群中,並沒有證據顯示施打疫苗能夠減少住院、重症或死亡。
流感疫苗,沒有在上市前做長期(10年)雙盲隨機人體試驗。製藥界的人都知道,藥品的副作用(不良反應)最少要觀察十年(十年還不一定足夠,觀察一些特定的疾病)、而且要有大的實驗基數(約50萬人上下才有真正的統計意義,包括要做不同人種)。
下面有三個期刊研究報告證明,重複施打流感疫苗(每年施打),有"免疫失衡"的風險。
https://www.science.org/doi/10.1126/sciimmunol.ade2798
https://www.mdpi.com/2076-393X/11/5/991
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figure/Changes-in-influenza-vaccine-specific-IgG4-IgE-ratio-before-Visit-1-4weeks-after-the_fig4_363446499
另外在國外研究過去流感疫苗的有效率:
https://www.cdc.gov/flu-vaccines-work/php/effectiveness-studies/past-seasons-estimates.html
可以看到Overall VE(疫苗有效值)很多時候都是低於50%,這裡面有很多因素,除了猜錯病毒株外,還有上面提到的IgG4的問題、ADE的問題。
根據WHO的指引,疫苗有效率低於50%,不應該視為有效疫苗(這是因為疫苗會有副作用(不良反應))所以如果低於50%,WHO、科學界認為沒有施打的實質意義。
不過這個應該是由個人判斷,畢竟,如果得到嚴重的不良反應(癌症、神經病變、精神病變),就算這個疫苗100%有效,我想受害者也不會想要打。
留言
張貼留言